新约中的上帝比旧约的更温和吗?

在牧之滨 https://bin.zaimu.de/post/20160710

旧约的耶和华动不动就杀人, 新约的基督却讲爱仇敌, 新旧约的上帝是同一个上帝吗? 为什么性格有这么大的不同?

1 人们对新旧约的印象是片面的.

主耶稣也是战士.

人们往往误以为主耶稣像一只温顺的小羊羔, 但逾越节被杀的 “神的羔羊” 却是一岁的成年羊, 不是吃奶的小羊. 而且羔羊只与是否圣洁及顺服上帝有关, 与性情关系不大. 而且主耶稣只在献祭/代赎的意义上才是羊, 从君王的意义讲他却是狮子. 所以在启示录中主也以骑马将军及踏海陆力士的形象出现.

在林前11中, 保罗提到过一些得罪主耶稣的人被主取去生命.

新约也是不回避血腥的.

亚拿尼亚夫妇卖自己的田产献给使徒, 自己留了几份, 结果夫妻二人死在彼得的诅咒之下. 彼得处理此事的严厉程度丝毫不逊色于旧约.

但新约记载的这种事件确实要少于旧约. 为什么呢?

保罗在林前10中列举了一些上帝击杀以色列人的事件, 认为他们是在试探主基督, 然后又说这些事 “都是我们的借鉴”. 换言之, 新约是继承了旧约的历史的, 正因为旧约记载的这种事情足够多了, 所以新约才不需要记载更多. 所以, 新约记载的 “温和” 恰恰说明了其与旧约是一致的.

另一个原因是, 旧约涵盖了几千年的历史, 而新约的历史只有几十年. 新约大量的诅咒是在预言中出现的, 这些事情的发生要等到若干年之后了. 但既然这些事情是在历史中真实发生的, 我们就不能因为新约没有记载这些历史而说这些与新约(中的上帝)无关.

细读太23-25, 主耶稣的诅咒/预言丝毫不比旧约更温柔.
启示录比起先知书来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诗篇不是充满各种报复式的祷告吗? 启示录中也有圣徒祈祷上帝为他们伸冤. 只是新约以教导门徒的书信为主, 所以对祷告的记载就不比诗篇多了.

一切诅咒的原型归结于最终的地狱之火, 而新约对此的启示要比旧约明确的多. 既然新约认为一切不跟随主的人都要下地狱, 那旧约相对来说反而更温柔一些了.

但当代的教会很少传讲这些信息, 甚至否认地狱的审判, 剩下的新约当然要比旧约温柔了.

另一方面, 旧约也不是只有诅咒没有爱心.

起初, 亚当犯罪后上帝虽然审判了他但并没有处决他, 而是给他们提供皮衣. 亚伯拉罕要献的以撒耶和华在他的圣山上另有预备. 摩西领他们出埃及后, 以色列人一路悖逆, 十次得罪上帝, 但上帝仍然把他们领到了迦南地, 践行了自己的承诺.

在列王晚期:

[代下 36:11]西底家登基的时候年二十一岁,在耶路撒冷作王十一年,
[代下 36:12]行耶和华―他 神眼中看为恶的事。先知耶利米以耶和华的话劝他,他仍不在耶利米面前自卑。
[代下 36:13]尼布甲尼撒曾使他指着 神起誓,他却背叛,强项硬心,不归服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
[代下 36:14]众祭司长和百姓也大大犯罪,效法外邦人一切可憎的事,污秽耶和华在耶路撒冷分别为圣的殿。
[代下 36:15]耶和华―他们列祖的 神因为爱惜自己的民和他的居所,从早起来差遣使者去警戒他们。
[代下 36:16]他们却嘻笑 神的使者,藐视他的言语,讥诮他的先知,以致耶和华的忿怒向他的百姓发作,无法可救。

即便这样, “他的怒气不过是转眼之间;他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一宿虽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欢呼”. 七十年之后, 上帝又把这些分散四方的犹太人召聚回耶路撒冷重建圣殿.

可见旧约中耶和华上帝的严厉并非没有恩慈.

新约讲要爱仇敌吗? 那旧约中的大卫又是如何为扫罗祈祷的呢? 但以理是如何服事那攻打犹大的王呢?

耶和华说: “我所使你们被掳到的那城,你们要为那城求平安,为那城祷告耶和华;因为那城得平安,你们也随着得平安”

同时, 要注意旧约是分成不同时期的.

朝霞与夕阳不同, 却是同一个太阳. 晴天与阴雨不同, 却是同一片江山. 人生分四季, 历史有春秋.

挪亚-摩西-大卫-以西结, 这不同人所代表的圣约历史时期是不同的, 表现形式上也会不同. 大卫时期是王国时期, 而以西结则是帝国时期, 是王国的更高阶段. 在以西结时期里, 以色列人并没有政权, 而是以先知为特色的, 在万民中成为耶和华的祭司.

我们印象中的上帝比较严酷的时期大多发生在以西结之前, 而以西结之后以色列进入回归时期. 新约时期是回归时期的延续, 是一个更大的回归. 从 “风格” 而论, 新约更像的当然是回归时期, 而不是摩西-大卫时期.

一些所谓的新旧约的不同其实是因为所处历史时期不同. 正如 亚当-摩西-以西结 之间的不同并不能使旧约成为几本描写不同上帝的书, 新约与摩西的不同也是类似的. 必须在所在约的救赎历史里面才能找到这个不同的原因. 而这些不同是一个螺旋式的发展过程, 因为历史是发展的.

这个发展历程是上帝对历史的塑造, 这也彰显了上帝自己. 上帝是发展变化的上帝, 又是亘古不变的上帝.

2 主耶稣的道成肉身不意味着上帝的性情有变

上帝只有一位, 就是三而一的耶和华上帝, 他是永不改变的. 但道成肉身的基督却首先是亚当之子的身份, 既然是 神在肉身显现, 那人们首先看到的是肉身. 基督为耶和华上帝的身份只有属灵的眼睛才能看到.

亚当之子在地上行事首先是一个完全的人的榜样, 主的神性是在这些人性中彰显出来的. 所以, 我们会觉得主耶稣比旧约的耶和华要亲切的多, 但这并不是耶和华改变了性情, 而是耶和华做为弥赛亚道成肉身的身份与使命使然.

换句话说, 主耶稣所表现出来的是一个完美/成熟了的人性, 是以马内利. 这也表明上帝与人类的关系更进入了一步, 是人类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而不是上帝发生了变化. 而人类地位的这个变化却完全是上帝的恩典.

3 主耶稣的道成肉身使历史进入新的纪元

中保主耶稣的到来标志着门徒与耶和华上帝之间有了更亲密的关系, 门徒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 这变化犹如从仆人到嗣子, 从小孩子到成人, 从仆人到王的朋友. 所以人类整体上进入了更成熟的阶段, 而上帝给门徒的使命/任务/要求也就更加 “属灵” 了.

教导小孩子规矩要多, 而教导大人则更多的是原则/原理性的, 因为大人懂得思考, 能够创造. 所以针对大人的规条要少些, 自由度要大些. 但这只是表面现象, 其实质是上帝把一些任务委派给了人类, 而人类需要用智慧来处理好这些问题, 最终向上帝交账. 所以说, 上帝的要求其实是更高更多了.

4 外邦地位的变化

主耶稣的死与复活拆毁了犹太人与外邦之间的墙, 从此不再有以色列与外邦之分.

当初上帝从挪亚的后裔中拣选亚伯拉罕使其成为祭司的国度, 而主耶稣正是此祭司国度的本体. 主耶稣之后以色列的历史任务就完成了, 正如同圣殿与献祭已经完成了一样.

在旧约中所记载的大多是上帝对以色列人的忍耐或者对外邦的诅咒, 以色列承载着上帝的圣名, 上帝对以色列也自然会有所不同. 新约之后则是万族共同承载主的圣名, 这样万族都享有以前以色列所独有的特权.

外邦这种地位上的变化也自然会导致上帝对其定位的变化, 处理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了. 这意味着上帝对万族的恩慈会更多一些, 而要求也会更多一些. 这并不是上帝的变化, 而是万族地位上的变化. 救赎历史进入了新的阶段.

5 时代变化

以前拜巴力的人会割肉, 献婴孩等, 当代社会里这种事情就很少了. 那么当代人不拜偶像了吗? 不是的, 只是转变了形式, 实质并没变.

以前的偶像崇拜更形象一些, 当代更抽象. 但人的生命要么是献给上帝, 要么就是献给了假神了–不管如何称呼他, 或者是一种理念, 或者是个人的幸福.

同时人们敬拜上帝的形式也有变化. 事奉上帝战胜上帝敌人的方式也有变化.

这些变化与人类历史进入基督时期有关. 从世俗的角度讲人类文化这些世纪的发展也促使两大阵营之间的征战方式与内容发生变化.

我们若从对当代的感受来理解新约, 然后拿此与旧约对比, 很可能会觉得两约的观念差异巨大. 这种错觉与我们对
当代-新约-旧约 这三者的肤浅理解有关. 我们即不理解当代, 也不理解新约, 更不用提旧约.

总之,

新约是圣经的一部分, 必须在整本圣经里面才能获得正确解释, 旧约也一样. 新约与之前诸约相比, 即是一致的, 又是有重要发展的. 但上帝却是永不改变的. 当今的时代, 掌权的上帝仍然是圣经中的那位上帝. 但当今的时代, 已不再是昔日的时代.

永不改变的上帝, 正是永远改变世界的上帝.